前三季光伏行业投资807.9亿元,同比增长35.8%
Y軸數值代表受試者在調查前一週孤單感的估計值。
這些給負評的讀者們,應該想想,當人們關注女性議題時,延申討論的是固有的性別刻版印象所帶來的傷害,如何讓這個社會往更公平健全的方向走,而並非將風向導引至女性主義,將對立更加強烈。到底為什麼這本書會遭受到如此負面的評價? 大部分的留言認為「男性在這社會就不辛苦嗎?男性就沒有被差別對待嗎?這本書就是在分化社會。
閱讀過程中,或許有讀者跟我一樣,暗暗期許作者可以在故事結束前,給金智英的人生來個大翻轉。日劇《Unnatural》中,編劇野木亞紀子在劇情安排上即展現出女性在職場上遭遇的各種歧視與不平等,即便擁有專業知識卻仍可能因為「性別」、「年紀」等無法被改變天生因素而被貶低,得不到應有的尊重。男性的地位在一出生的那瞬間即高過女性,很弔詭,但大多數的人卻沒有質疑,理所當然地全盤接受。金智英,1982年4月1日生於首爾。要完全瓦解要走上更長遠的一段路。
然而,這樣子的想法,只是凸顯偏差價值觀仍然存在。與其活在封建封閉的時代,重覆一樣的痛苦輪迴,是否選擇歸去會來得輕鬆? 閱讀完《82年生的金智英》後,我在想,金智英的逆來順受,對任何不合理的情況有著高忍受力,是不是因為認為自己是個順利活下來的女嬰,心中總存著僥倖,所以將自己的價值放到最低呢? 所以不論是多麼有能力、表現優秀的人,只要解決不了育兒問題,女職員都免不了會帶來這些困擾。好一點的店面,可以再加租二或三樓給一些比較「大箍把」的店,比方說NIKE、光南這種......差不多就是這樣而已。
要講一般房子,就是騎樓店面的生意,大致上是靠補習班帶來的學生族,在少子化的浪潮裡勉強撐著。市區只剩下一些爛電梯大樓裡的撞球間、還有時代的眼淚MTV(不知道還在不在)。走到民生區的上面:中和里,那個是超大的一區。簡單說就是永和市場那一帶。
當然,這區可能還有些我不知道的商家和住宅,也不是要一竿子打翻這邊,或貼這邊標籤。成功國小後面是果菜市場,生意繁忙,但周遭沒什麼商業的機會,因為做工的人和消費者要吃飯,主要會往中正路跑。
有遠房親戚,早年在這區做生意,慶幸在此區沒落以前,就退休了。空屋率高不一定是屯房、新建屋多不一定是炒房 桃園火車站出來那一帶,自從20-30年前,地方政府和民代決定往中正路尾,開發新經濟重鎮(現在的中寧里、同德里、慈文里、同安里那一帶),火車站到大廟(桃園景福宮)那一帶就慢慢沒落了。作者提供 空屋率第一的文化里,就桃園國小和成功路郵局後面,一直到桃園客運、統領百貨那邊,要講那邊的高樓,有些老舊的「櫃位」,真的就是打不過後來幾棟新的百貨公司。在整個大時代的逆流裡,歷經桃園鬧區從中正路頭,搬到中正路尾,卻依然扎扎實實的一天一份工,站著把錢賺了。
商業區寸土寸金,可能也是談了很久才弄出來的都更建案。但總之那邊的房子算是老舊,說要住,晚上有查某間。住宅是有,但樓層不高,戶數也不多。像老賊壽司、胖子牛肉、還有一家燒臘飯、近10年很紅的相演燒烤......其他真的就是來來去去。
照理說學區應該很夯,但也不完全是這樣。其他附近,就是一些沒落的西裝皮鞋店、賣鳥的、還有一些「跟鳥相關」的行業。
運氣差的就再等等,等了又等。囤房稅要在這邊老老實實的打出什麼?打出一些繼承老房子的老人家便宜賣你?還是某些不是繼承來的,只是老了跟不上時代了,但卻是他們拚了一生拚出來的幾棟房子嗎? 退一步說,那些老房子是居住正義青年要的嗎?離市區不遠,但旁邊沒有捷運,晚上陰暗,要嗎? 把房市想得太簡單,就會以為打房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再來。
包括我小時候看鐵達尼號的中央戲院,都不知道倒多久了。先是長美里,那裡只有好吃的潤餅屹立不搖。但其實從台茂、中正藝文特區那邊一些店家起來以後,舊市區的生意就是勉強維持,電影院人潮早就被中壢、南崁那邊被吸走。Photo Credit: 中央社 但也不是每個地方都這麼福,跨過一個大廟,俗稱「廟後」,空屋率又開始高了。有認識的持有人,真的就是認賠但殺不出,只能擺在那邊,說要賣要租都不可能。說要做生意,旁邊還是查某間......金歹勢,這邊新建餘屋是0。
這難道跟很多人口中的「萬惡炒房建商」的集合式大量建案一樣? 新建屋為「零」的地方空屋率高,也要打房嗎? 往火車站出來右邊看一下,就是武陵里、東山里,有一些大馬路旁,看起來地點佳,但難以讓人行走的樓房,事實上那個空屋就不是因為什麼炒房而「囤」出來的,這世界上本來就有人投資失敗、有人成功。根本不是你今天課他稅他就租的出去——那個是整樓層租不出去,跟鬼屋一樣。
你知道打開資料一看,桃園區空屋最多的地方在哪裡?真的跟直覺差不多:就是在「舊桃園市區」啦。那邊有三個學校:成功國小、西門國小、桃園國中。
在這種地方,幸運的就談到補習班,跟你租整樓。那邊只有幾家吃的老店,看盡周遭的20年河東河西,卻屹立不搖。
跨過大大條的三民路,是西門里和永興里。是要打什麼?讓房東把囤屋的成本,轉成商家囤貨的成本? 假設囤貨的地方真的都不算空屋好了,你覺得沒有都更或翻新,光靠空屋稅墊高房屋持有成本,會逼誰釋出?誰要在沒有走路客會經過的樓上租來做生意?還是誰要租在商業區吵死人的2、3樓當成住宅?你看過那邊的房屋長怎樣嗎? 再退一步說,他的新建餘屋數才22戶,就我所知是某一棟少見的新住宅。那邊路很小條,停車也不方便,不難理解空屋率的成因,就是都市發展,別的地方更方便,你舊的供給跟不上需求了。尤其是中正路周邊的各種小巷子。
看到某個進步青年,在自己臉書高談居住正義,說自己是老桃園人,拿著所謂桃園區的高空屋「數」,在夸夸其談都會區的高房價問題與高空屋數之間的各種暗示,本來以為可以學習到什麼深刻的理論,結果完全看不到他開宗明義提到的「細緻論述各區差異」這件事。除了早市,和一些巷弄住宅以外,其實生意真的也不好做,人潮就是早晨的曇華一現
在社群媒體擁有極高發聲量的作家顏擇雅也呼籲,政黨票不想給民進黨的選民,可以選擇支持台灣基進或綠黨。時代力量與民眾黨強碰,柯宋郭存有競合微妙關係 從柯文哲心腹蔡壁如列民眾黨不分區第5位,可見該黨自己預估的席次範圍。
外界預估,除了兩大黨之外,民眾黨、時力可能共同分走6~8席,親民黨也對保住國會命脈仍有信心,綠黨與台灣基進則在做最後努力,希望能搶進立院席次。親民黨有信心保住命脈,綠黨、台灣基進力拚5% 親民黨的選票向來和黨主席宋楚瑜魅力直接掛鉤,母雞效應目前還沒有發酵,但此局著眼於國民黨的「母雞」太弱,以及國民黨不分區名單觀感不佳,很有機會接收國民黨流失的不分區席次。
綠黨召集人劉崇顯認為,時力的位置真的很尷尬,得票率一定會比4年前低,選民對柯P的認同度一旦提高,時力就會很危險,甚至可能跌破5%,「所以柯P最近才要狂吃黃國昌豆腐」。按照民進黨以前說說就算的性格,選民才要讓基進黨進國會,「投給我們才最不浪費選票」。不過,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民眾黨與親民黨雙邊押寶,讓外界對柯、宋、郭之間的3角習題更產生微妙的化學變化。小黨如何在藍綠夾擊中跨過門檻,將是選戰末期最後的看點,也是左右兩大黨國會席次的重要關鍵。
而民眾黨最大的問題,在於昌粉與柯粉嚴重重疊,柯P、蔡壁如輪番上陣談到先前力邀黃國昌入黨,還酸時力拉不起黃國昌。而目前在立院沒有席次的台灣基進和綠黨,則看好這次有突圍機會,主要是民進黨與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的支持度之間出現落差,這兩個台派小黨認為,從民進黨出走的選民會把票流向認同「台灣價值」的政黨,而基進黨和綠黨的屬性正好可以承接這部分選票。
以小黨來說,票源重疊嚴重的民眾黨和時代力量正努力衝刺,民眾黨發起人蔡壁如領軍,帶領不分區提名人開始「全台大眾走」繞台灣一圈,時代力量打出「亡昌牌」,宣示揭弊能量,要衝出4席保住立委黃國昌席次。這次民進黨再度呼籲支持者集中選票,不要浪費選票,時代力量發言人陳志明心情平淡地表示,「2016年我們就被傷害過了,但這次對時力的傷害就沒這麼大了,那些呼應民進黨喊亡國感或以主權出發的才會受到影響」,言下之意,時力已經開始耕耘不同路線。
文:吳雅樂 票投小黨,到底是浪費?還是給國會新的機會?成了選戰最後關頭的大哉問。外界看民眾黨,民調起伏都在柯P一個人身上。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